close

初看到此書標題,不知道是為什麼,一點也不吸引我想看,就這樣略過很多次....

因為想看的書都看的差不多了,最後才拿隨意拿起來翻翻,沒想到一翻驚為天人!

這真是一本教養小孩的聖經呀!

雖然有很多教養觀念,我之前陸陸續續早已知道,

但這樣有系統完整的一本好書,對我來說,有很多養育小孩過程中碰到的困難,

在本書裡都有詳釋原因和解決之道.

  

配合我最近重溫我的最愛影片--獅子王,

裡面有很多經典台詞一直深深感動著我,

尤其木法沙對Simba說的那句,

"You must take your place in the circle of life!"

尤其這句他對Simba不斷提醒的,

"Remember who you are."

 

我常常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脾氣,小孩很輕易就可以激怒我,

對小孩大吼大叫更是我家常便飯的事.

每幾天又會陷入用棍子打小孩的惡性循環.

隨著沐妮越來越大,真的發現她在大鬧脾氣時,幾乎都是我抓狂時的翻版,

連語調都跟我一模一樣!

我知道要改變自己真得很困難,但為了小孩也為了自己,

一定要體認自己已經是個母親,要做個好榜樣的重要性,

好好扮演好我身為母親的角色.

 

這是本書的第一章,幼兒對父母的需求

複製來源是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1633#serial

幼兒們總是興味盎然地希望掌控這個世界,並不斷追求自主的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的萌芽讓他們面對大人訂定的標準時,顯得相當自我中心、需索無度,並且令人煩擾不堪。即便只是些微的失望或挫敗,也可能讓孩子失控的情緒爆發。

他們不懂得考慮行為的後果,所以才會經常試探你的底限,看看會發生什麼事。許多父母都將這些行為視為永無止境的考驗,測試著他們愈見乏力的愛心與耐性,但這些行為在從嬰兒期進入兒童期、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中,其實都是正常、可預測,且必定會出現的。

父母需能理解這些實屬自然的行為,才不會對孩子懷抱過高的期望,也較能避免將這些行為誤解成孩子刻意為之的偏差行為。

這個階段的兒童需要父母為他們樹立榜樣用你的禮貌來教導孩子禮貌,用你的自我控制來教孩子自我控制

幼兒對父母懷有天生的信任,你給孩子愛與溫暖,同時堅守原則並貫徹規矩,才能維持他對你的信任。

用孩子的眼光看事情,了解他眼中的世界。

強調孩子正面的態度與行為,以口頭鼓勵建立孩子內化的動機與自尊,一旦偏差行為出現時,重新引導他練習正面的替代行為,例如:「我的耳朵不聽你哭個不停,請你有禮貌地提出要求。」

採取積極主導的方式。填滿孩子的時間,藉此降低偏差行為發生的機會。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以避免衝突。讓孩子從事有結構性,但依然能夠發揮興趣與想像力的活動。

將例行事務列於行事曆中,以便事先做計畫。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之後再面對情境的變遷。

演練各種狀況,並說明應有的行為。

孩子考驗你、試圖左右你的情緒時,記得保持冷靜,怒氣只會形成障礙

保持耐心,孩子的行為可能是出自於他的需要,這個階段的幼兒都是透過行為與外界溝通並表達情緒。

學習分辨頑皮淘氣與偏差行為,並非所有惱人的行徑都是偏差行為。孩子並非老是存心搗蛋,父母需能分辨哪些行為是刻意胡鬧,哪些又是其他因素(例如溝通能力不足)所導致的結果。行為亦可能反映出恐懼、緊張、疲倦、飢餓、情緒、作息時間、活動種類、同儕影響,以及其他問題。你需以過去的經驗與正確的判斷力來分辨哪些行為屬於蓄意搗蛋,哪些並不是。

糾正錯誤行為時,亦需注意避免貶抑孩子的人格。

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前後一致」。你必須持之以恆,在你感到疲乏的時候尤其要堅持。以清楚明確的期望與影響力,讓孩子學會預判事情的後果。

學前階段不只是孩子、也是你自己的大好學習時機,對初為父母者尤其如此。在這段時間了解孩子的成長並學習如何教導良好的行為,所付出的時間與心力是很值得的。孩子此時所發展的行為模式,將可成為終身的習慣。這是關鍵時期。大多數的父母都認為,幼兒的教養可能是最困難,卻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項課題。

 

所有幼兒的父母都有相同的教養目標與理想。我們希望孩子成功、快樂、無入而不自得。我們希望孩子喜歡自己、有自信心、有好奇心,且好學不倦。我們希望孩子有愛心、尊重他人、行為良好,並積極主動。孩子象徵了我們的成功與價值所在,他的優秀成就是我們自我評斷的標準。孩子最好能具備我們所有的優點,卻沒有我們任何的缺點。

許多幼兒的父母都面臨同一個行為上的問題:孩子在你講第一遍,甚至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都置之不理。一件事情經常得重複三遍以上,或是得提高音量才能讓孩子注意聽,令人十分不耐,孩子的哭鬧與託辭也讓人感到精疲力盡。我們因動怒而心生罪惡感,但這又似乎是解決眼前狀況的唯一方法。我們深深自責,並因不知所措而認為自己教養無方。

事實上,不論你能否接受,孩子出現某種程度的偏差行為,其實是正常現象。重點應是找出對策,以正確、一致的方式因應,將可減少孩子目前與未來的偏差行為。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只會使偏差行為更嚴重,但其困難之處在於父母的自然反應通常是以下兩種方式:一、採取消極回應,屈服於孩子的偏差行為,只因為已經技窮,或者想逃避,起碼暫時先不要面對問題;二、動怒。本書將告訴你,何以屈服與動怒都只會加劇孩子的偏差行為

 

任何改變都有三個步驟:體悟、決心、練習。首先要了解哪些做法必須改變。你是否重蹈父母的覆轍?你希望改掉哪些習性?本書將幫助你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讓你確認哪些方面應該改變。有此體悟之後,就要下決心厲行改變,這不只是對自己的承諾,也是對孩子的。以現在投入的心力換得未來的回饋,絕對是值得的投資。

 

養成一個新習慣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你可以每星期檢討你的清單,做為接下來一個月的準備。這個檢討動作可以幫助你儘快建立新習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我家幼兒教養好
    全站熱搜

    SweetMo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